一、学科历史与现状
我校于1996年开设环境科学专业方向,1999年获批环境科学硕士点,2005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湖南省重点学科,2015年湖南省重点学科验收获评“优秀”。
二、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学科设置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物技术和环境规划与管理4个方向。依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林学、生态学等传统学科领域的优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本学科在人工湿地技术、重金属污染场地生态修复、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农林环境管理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与优势。
(1)环境科学
将环境污染控制与化学、生物学相结合,重点研究污染物在气-水-土-生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降解行为及影响因素,重金属、有机污染及新污染物环境效应及化学原理,典型生态系统碳、氮、磷、硫等元素循环及环境效应。
(2)环境工程
突出生物与生态工程技术特色,重点研发土壤与水体污染控制工程中涉及污染物质絮凝、沉淀、降解、吸附、吸收、固定、转化等过程的工艺与工程技术。
(3)环境生物技术
结合环境学与生态学,拓展应用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原理,重点研发环境生物修复机理与技术,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
(4)环境规划与管理
突出生态环境规划与管控的农林特色,重点在城乡生态环境规划与人居环境整治、农林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生态补偿、农林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及其治理技术评估、小微湿地规划与修复领域进行理论、方法和实践研究。
三、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2人,湖南省人才托举工程科技人才2人,湖南省“小荷”科技人才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长沙市杰青2人等。
四、科研平台
本学科拥有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享)、洞庭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创新联盟、湿地与土壤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土壤污染修复与固碳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稻米品质安全控制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有机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等一批科研教学平台。
五、科学研究
近五年,新增科研项目8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41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授权专利40余项,出版专著4部,获省部级以上奖项7项,“环境/生态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相关核心技术成果在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进行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在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国内、尤其在中南地区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六、人才培养
学科积极探索与国内外一流学科建立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着力提升研究生的知识融合与协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与国内知名环保企业建立长效的联合培养平台,着力提升研究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创业能力。近五年,学生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挑战杯”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80余人获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各类奖项。